当前位置:首页 > 交换机 > 正文

浅谈51.2T交换机之周边配套设计

  • 交换机
  • 2022-11-26
  • 2969
  • 更新:2022-11-26 22:48:54

自2010年云计算兴起,数据中心交换机芯片追随摩尔定律,已经演进了7代,目前即将达到单片51.2T。SerDes技术也发展了4代,目前已经达到112G。光器件模块也更新到了800G。102.4T的芯片也陆续出现在了各个芯片厂商的Roadmap之中。

最新最高端的数据中心51.2T交换机,将采用512x106.25G SerDes,2U机箱,64个800G(QSFP-DD800)。当1.6T光器件模块出现后,机箱高度可能降为1U机箱。

高速光器件模块从QSFP+(40G),演进到QSFP28(100G),再升级到QSFP-DD(400G)。在将数据链路通道数从四通道升级到八通道后,光器件模块也升级到QSFP-DD800(800G)。

51.2T交换机芯片采用512x106.25G SerDes,配套的光器件模块是QSFP-DD800。如果要上64个光模块,目前就要用2RU高度的机箱。目前业内还在等待QSFP-DD1600(1.6T)面世,如果继续是国内光模块公司弯道超车,那么光电同封CPO这种方案的商业化,可能还会像国产400G,800G光模块快速大规模量产而滞后。

鉴于51.2T芯片即将上市,故最近举行的OCP2022峰会上,和其相关的话题也成为热点。峰会中讨论到的51.2T交换机的周边设计考虑点如下:

下面将围绕上述列表简述:

一.电源

电压变换模块(VRM)被用来将芯片rail的高电压降到低电压。传统方案采用的是基于PCB的多段式VRM。如果采用较多数量的多段式VRM将会带来更好的响应。在工艺上,这也可以减少PCB的层数。如下图所示:

新的集成VRM方案可以提高芯片封装尺寸,复杂度,但这会增加成本和功耗(散热要求)。如下图所示:

二.芯片散热

交换机芯片一般功耗较大,必须通过散热技术降低芯片工作温度(<100度)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交换机芯片功耗:

目前主流的散热技术还是风冷技术。对于51.2T来说可能暂时还用不到液冷技术。另外芯片是否有上盖也是一种散热方案,有盖和无盖芯片方案的功耗散热方面的比较如下:

三. 光器件散热

采用8通道100G的800G光模块,可以大大提高传输性能。但由于光模块空间尺寸大小限制,所以布局,信号集成,散热等方面都会有新的要求。QSFP-DD800和OSFP800各自有其优劣处。但总体看,OSFP-DD800散热会相对好些。以下是QSFP-DD800和OSFP800的对比:

四. 高速连接

高速连接的信号集成可以提高信噪比、降低成本和功耗。在架构上的选择,目前有传统PCB采用Belly-mounted,和在部分或全部链路上采用Flyover线缆两种方案。下面为二者区别:

小结

每一代交换机芯片的面世都会带来其配套的主板,光模块,散热设计等方面的升级。51.2T也不例外,由于性能的大幅提升,对其交换机的周边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各个元器件厂家,整机厂家也纷纷与时俱进,更新技术,交换机硬件设计就是这样随着交换机芯片的更新在不断迭代发展。

来源:篆芯半导体/微信公众号

声明: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使用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(ngdcn_admin@163.com)。

有话要说...